测绘工程师潘鹏飞:给600多项目测出精确的土地“身份证”

2022-05-07

年仅34岁,刚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市测绘研究院测绘五分院副院长、工程师潘鹏飞有着不少光环——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国家发明专利获得者等等,在这些荣誉背后则是日复一日、精益求精的基础测量工作。8年来,潘鹏飞主持测量项目600多个,优良率达到100%。5月2日,潘鹏飞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讲述他作为测绘工匠背后的故事。

野外作业不惧艰辛,测量不能有丝毫偏差

测量工作讲究工匠精神,匠人之技在于精。2013年潘鹏飞到武汉市测绘研究院的第一项工作是参与蔡甸区农村宅基地调查,当时正值武汉夏季高温,野外作业要顶着40℃的高温,工具只有一卷皮尺,但这并没有让刚参加工作的潘鹏飞退缩。

“一天8小时内要完成六七十栋房屋的测量,有些房屋靠湖边、水塘要蹚水而过,有时又得穿过齐膝的草丛。”潘鹏飞说,碰到复杂的房屋结构,在测量时更是要精细。武汉市测绘研究院一直有着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师傅的带领下,他感到责任重大,“测量工作于我们而言看到的是数据信息,但于村民而言是重要的资产信息,不能有丝毫的偏差”。

日常工作中,测量工具全站仪是他亲密的伙伴,通过全站仪内置的望远镜寻找地理坐标,准确地记录数据完成制图。2018年,潘鹏飞和团队的8人驻扎天兴洲,用1个月时间完成了天兴洲上地籍测量工作。天兴洲的测量难点在于面积大,有约22平方公里,地形地貌也较为复杂,常有蛇、虫出没。潘鹏飞及其团队有时为了一个控制点的位置都要多番勘查,凭着细心和耐心,摸清了天兴洲的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土地权属信息。

8年来,潘鹏飞主持测量项目600多个,这些项目地块的面积、范围、属性得以确定,如同为这些项目量身测出的身份信息,再交由登记机关进行登记,为构建产权清晰的不动产登记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

工作之余努力钻研,拿下国家级发明专利

脚踏实地不是一味蛮干。工作中,潘鹏飞发现测量信息在录入系统后,资料的自动生成和实际有误差,他主动请缨希望通过代码编辑改进系统后台。2014年,恰逢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升级图库一体化作业平台,负责人想到了这个对工作充满热情的小伙子,邀约其参与维思2.0作业平台的开发。

在团队共同努力下,潘鹏飞开发完成了维思地籍测量图库一体处理系统和维思勘测定界图库一体处理系统,建立了集几何信息、符号信息和属性信息于一体的地籍测量时空地理信息数据模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地籍测量图库一体作业流程,地籍成果的输出不再靠人工计算,一键即可成图,避免了图形和数据库“两张皮”问题,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作之余,潘鹏飞继续其研究生课题,深入开展GNSS坐标时间序列方面的研究。针对目前大空间尺度GNSS网坐标时间序列中共模误差提取方法存在的不足,他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并对武汉CORS近10年连续观测的坐标时间序列进行数学建模,确定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剔除武汉区域COR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误差,为建立和维持武汉区域坐标框架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基础,其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在每次测量中精进,终获全国技能比赛第一名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武汉市测绘研究院经过严格的院内选拔,选派潘鹏飞、薛蛟2名同志参加湖北省第五届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了团体二等奖和个人三等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赛”失之交臂也使他心中留下了不少遗憾。

接下来的两年中,潘鹏飞把每一次外业作业都看成比赛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从仪器的架设、观测,还是数据的传输、图形的绘制,他都以秒为单位严格控制时间,务必使每一个操作都做到又快又准。2019年,潘鹏飞等来机会,他与搭档薛蛟代表湖北省参与自然资源部组建后首次举办的全国性职业技能赛事,与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0支代表队的高手们同场竞技。

比赛中要求参赛人员在指定的竞赛场地区域内,按照1:500全野外不动产测量要求,完成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权籍数据编辑处理,形成地籍图、宗地图及面积量算等成果。这对于潘鹏飞来说,早已在实践中演练过无数次了,他和搭档薛蛟一道沉着应战,跑点、观测、记录、编辑、制图一气呵成,快速细致地完成了比赛任务,其团体成绩领先第二名7分,以极大优势夺得第六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和个人第一名,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基础测绘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幕后英雄。可万丈高楼平地起,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正是测绘人严谨的户外作业,才为城市发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石。潘鹏飞说:“在全站仪小小的望远镜中看到的是武汉巨大的变化,我常常感叹武汉发展之快,也坚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我将继续坚守岗位,努力为武汉建设发光发热。”


上一篇:二〇二三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召开

下一篇: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强调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全面彻底排查安全隐患 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